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阁楼里的钢琴 (第1/1页)
阁楼里的钢琴
俞琬继续弹,他便也继续听,他们谁都不说话。 她从一楼的私人图书馆里找到了很多泛黄的旧乐谱,从肖邦的《第一叙事曲》,舒伯特灵动的《即兴曲》,弹到了德彪西的《阿拉伯风》和柴可夫斯基忧郁的《六月船歌》。有时弹到了动情的地方,她会不自觉地抬起头,对上他那汪也看向自己的蓝眼睛。 这座大宅的旧主人应该很爱音乐,在阁楼也有意外之喜——角落的小匣子里,还有沓蒙了厚厚灰尘的稿子,看落款和日期应该是一个世纪前不少波兰作曲家没发表过的琴谱。在那之后,她便也会弹一些克莱恩没听过的曲子,她有时会弹一整晚,他便也听一整晚。 直到有天休息日,女孩从花圃里剪下玫瑰和月季,正准备把它们插进餐桌花瓶的时候,听到了楼上飘来了琴声。 那是《平均律》,她的手指不自觉敲打着花瓶,心跳也随着共振。对巴赫复调的诠释,需要对音乐极深刻的理解和纯熟的控制力,她从未想过,一个人竟能如此游刃有余地演奏它。 俞琬顺着琴声走上楼梯,阁楼门虚掩着,她便透过门缝看过去。 男人的手很大,手指很长,是十分适合弹钢琴的手,前奏结束是最具挑战性的赋格,而他左右手的配合,仿佛是两个独立的灵魂在共同演绎这首曲子。 琴声进入高潮,旋律变得愈发复杂,可在克莱恩的手指下,每个声部都清晰可辨,俞琬好像听到多个歌者互相对话,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落定,她才发现自己的胸腔在不住地起伏。 这首曲子她很喜欢,也曾练过无数遍,总是练不好,以至于“巴赫”这个名字都差点成为她的梦魇。 女孩屏住呼吸,轻轻推开了门走了进去。克莱恩一早便注意到她,“你喜欢巴赫吗?” 她点点头,心跳越来越快,感觉自己就好像回到少时在后台见到来上海演出的钢琴名家。“我从没听过有人能把巴赫弹得这么好。” 男人揽着她一起坐在琴凳上,低头凑近她的耳尖,那里瞬间泛起了红色。“我也从没听过有人能把贝多芬弹得那么好。“ 他是第一个这样夸自己的人。女孩心里一动,仰头看着他被阳光照得很温柔的金头发和侧颜。“我之前真没想过,你会弹钢琴。” 他打枪的手,cao纵坦克的手,处决犯人的手,子弹打来时护住自己的手,竟能把黑白键的故事讲诉得那么优美自然,自然得就好像他不是个打打杀杀的军人,而天生该是位钢琴家。 “我的母亲是位钢琴家。”克莱恩仿佛在回忆一些很久以前的事情,这也是他第一次和女孩提起自己的家人。 男人说,他四岁起,每天都要在母亲的注视下练习音阶,她是位严厉的老师,非常擅长巴赫。可是他只喜欢枪不喜欢琴,从小到大就和她对着干。 直到十岁那年母亲病逝于西班牙大流感,父亲给他找了新的钢琴老师,再到后来,他进了纳粹青年团,忙着读军校上战场,便很多年没练过琴。 “你呢,你是几岁开始学琴的?” 提起钢琴,俞琬的眼神倏然亮了起来,她用小手同男人在琴凳腿那儿比划了比划,“就那么高的时候。” “那不得被抱着上琴凳?”男人笑了,他脑海里浮现出女孩幼时的模样——扎着蝴蝶结发带的小团子,怕是连琴键都要踮着脚才够得到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