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北荒1970(29) (第1/2页)
北荒1970(29)
李良宵说不难过是假的。 这一个月相处下来,王许更符合她心目中哥哥的形象。他看似没心没肺、插科打诨没个正形,可偏偏总在她被系统任务压得喘不过气、心情跌入谷底时,用不着调的笑话给予情绪价值。 赵延锋更不必说。雪林里伐木时的默默托举,营地生活中润物细无声的关照,撇开某些莫名举动,他就像个诲人不倦的师父,指导的同时,还得帮着处理生活上的难题。 若非有他们一路相助与指点,那伐木任务,绝不会如此顺遂。 眼下要分开,就她这九死一生的处境,不知此生是否还有再见的机会。 张小兰看着三人间弥漫的沉重气氛,心里也跟着发堵。实在不明白,这不过是暂时的离别,怎么就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。 她强打起精神,试图缓和气氛:“咋啦?一个个苦大仇深拉着张脸?都是一个兵团的兄弟姐妹,天南地北聚到北荒是缘分。要真有心,等任务结束,回七连、八连,或者去地区,总还是能见着的呀!” 王许立即顺坡下驴,违心地大声附和:“对呀!对呀!小兰班长说得对!瞧你沉张脸,都快赶上我们延锋了,咋地,就这么舍不得你许哥呀?”他故意用肩膀撞了撞赵延锋,试图活跃气氛。 李良宵没说话,只是瘪了瘪嘴,猛地别过脸去,不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眼里打转的泪花。 王许瞧见她那强忍泪意的侧脸,顿时慌了神,手忙脚乱地凑过去:“哎哟!我的好明月,祖宗诶!你可别哭呀!你这一哭,我心都碎了!” 他求助似的看向赵延锋,声音都带了点急,“延锋,你看这……要不……我迟点回去?”那语气,竟真带了几分犹豫。 张小兰下意识地想伸手去替李良宵抹眼泪,指尖刚动,却见赵延锋已经抢先一步。 他从棉袄内袋里抽出条叠得方正的帕子,递了过去。自从那次李良宵修油锯蹭了满脸油污后,他身上就总会备着这么一条干净帕子,带着他身上那股淡淡的、如同北荒松林般冷冽又沉稳的雪松气息。 相处这些日子,大家多少摸清了李良宵的性子。 她努力、聪明、懂事,骨子里却透着一股要强到近乎执拗的狠劲儿,轻易不肯向人展露真实的脆弱。 她习惯把真实的情绪藏在礼貌疏离的外壳下,别人走不进去,她自己也似乎困在里面。可一旦她向你流露出真实的自己,那便是她真正接纳了你,把你划进了“自己人”的圈子。 王许声音放得更轻了,带着哄劝:“明月,别难过了。这样,咱们去相馆照相留念好不好?等你想咱们了,就把照片掏出来看看。许哥保证,照片洗出来,一定把我最英俊潇洒、风流倜傥的一面给你留着。” “你们俩的事耽误不得,该早点去。”李良宵用手帕在按了按眼睛,声音闷闷的:“这地风大,沙子进眼睛了。” 付了饭钱,王许拽住收拾碗筷的服务员,递了支烟:“大兄弟,问个事儿,这县城除了国营照相馆,还有没私营的?” 服务员叼着烟斜睨他:“你开啥玩笑呢?这年头啥不是公家的?” “咱是兵团的,”王许压低声音,指了指李良宵几人,“革命战友,过些天要分别了,想拍张照留个念想。可国营相馆那效率,少说等一个月,咱想两三天就拿到。” 服务员眼睛一转,目光在李良宵身上打了个圈,忽然凑近了些,神秘兮兮地笑:“这不巧了!相馆照相的师傅是我二舅。只要这姑娘肯给相馆拍几组样板照,你再报我刘建军的名字,一周之内拿相片,保准没问题。” 照相馆藏在县城主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。这年月,照相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件稀罕事,来的多是追逐新鲜的年轻人,或是有些家底的人家。 推开门,一股混合着显影药水、陈年木头和灰尘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。室内光线比外面更暗,一盏蒙着灰尘的白炽灯悬在屋顶,勉强照亮一方天地。 墙上挂着几幅泛黄的样板照:穿军装的男女并肩而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