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15「回忆」慰藉?(老师......) (第2/2页)
试卷,大概是来交作业或拿东西。 他看了一眼僵在门口的晏玥,眼神平静无波,像看一件无关紧要的摆设。 经过晏玥身边时,带来一丝微凉的气息。 目光在她攥紧稿纸、指节发白的手上停留了不到半秒,便移开了,仿佛只是一片枯叶掠过。 然后径直推门走了进去,将试卷放在林默桌角一角,低声说了句: “妈,卷子。” 林默头也没抬,“嗯,放那儿吧。” 林叙白放下东西,没有停留,转身又走了出来。 整个过程比掠过水面的飞鸟还安静,也没有多看沈聿珩一眼。 而晏玥,她感觉全身的血液先是疯狂涌向头顶。 又在瞬间褪得干干净净,变得冰凉无比。 手中的稿纸被无意识攥紧,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,字迹在扭曲的纸张上模糊一片。 沈聿珩什么都不做,就可以得到‘聿珩’这样的好感称呼; 而她费尽心思,却只能成为林默口中的‘晏玥同学’。 她清晰地看到了差距:林默对他那种基于现实价值的、高效的、点到即止的关注。 与自己在她办公室里倾诉时,对方眼神深处,偶尔掠过的那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‘又来了’的无奈,形成了残酷的现实对比。 更荒谬的是,林默对自己儿子林叙白,也显得如此平淡而例行公事。 原来如此。 原来那份温和与耐心,那份倾听与鼓励,并非独属于她晏玥。 原来那份她视若珍宝的理解和慰藉,在现实的所谓天平上, 比如沈聿珩家那令人炫目的财力、他父亲沈阙手指缝里漏出的一点资源或带来的面子——面前,可以如此自然地调整权重。 在林默老师那被教案、作业、升学率和生活琐事填满的世界里, 她的痛苦、她的依恋、她小心翼翼的每一次靠近, 或许只是众多待办事项中投入产出比不高的一项,需要被温和地管理和控制精力消耗。 她一直以为林默老师是不同的,是真正看透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伤痛。 是真心给予她这个溺水者温暖的港湾。 此刻晏玥才痛彻心扉地明白,自己只是林默众多学生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。 她的痛苦在林默的现实考量中,或许是轻如鸿毛的一瞬。 林默老师温柔的表象下,藏着的是职业高压下的情感节能态度、对复杂问题的无意识回避、基于现实效率的价值排序。 那份她珍视无比的、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情感连接,根本就不存在!! 林默老师给予的温暖,是真实的。 但也是有限的、有边界的、带着疏离。 正是这种温柔包裹下的疏离,比起赤裸裸的势利更让她感到刺骨的寒冷和彻底的幻灭。 林叙白那平静无波的观察,在这一刻成了一种无声的嘲讽。 她没有勇气推门进去,质问或者哭诉。 就像一只被烫伤的猫,猛地转身,几乎是踉跄着。 想要逃离那扇虚掩的门,想要逃离那个让她心碎欲裂的场景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