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成长史_春闱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本站新(短)域名:xiguashuwu.com

   春闱 (第1/2页)

    

春闱



    ——三年一次,天下英才尽入京华——

    杏花微雨,春闱开考。

    大端的春闱素来隆重,三年一次,四方学子齐聚玉京,寒窗苦读数载,皆为这场科举。贡院之外,人潮涌动,文士青衿,皆是意气风发。

    我立于太学院藏书楼高台,望着贡院门前长街上扶案誊写的考生。

    贡院巍峨如巨兽蛰伏,九重朱门次第洞开,青石阶上雨痕斑驳,似泼墨长卷。

    考生们鱼贯而入,或紧攥考篮指节发白,或昂首阔步睥睨众生。有人衣襟补丁却脊背挺直,有人锦袍玉带却神色惶然。

    檐角铜铃轻响,细雨濡湿了“为国求贤”的金匾。

    春雷初动,细雨如酥。

    太学南苑的杏花林里,我独坐石亭,面前摊着一卷《水经注》。

    忽有杏花落于砚台,溅起一滴墨,污了书页。

    宋卷执伞踏雨而至,杏花簌簌落于伞面。

    他垂眸看向案上被墨迹污损的《水经注》,指尖在“洛水”二字上轻轻一叩:“殿下冒雨来太学查河道旧档,是为春闱策论题?”

    我暂未答,只将染墨的杏花拈起,花瓣上的雨珠滚落砚台,晕开一圈涟漪:“你冒雨踏泥而来,总不会是为同本宫赏花。”

    他忽然轻笑,笑意未达眼底,广袖一展,将一卷泛黄舆图铺在案上。图上赫然是玉京七十二渠的水道脉络,其中洛水支流处密密麻麻批注着小楷,字迹凌厉如刀削——正是三年前工部呈报的《疏河纪要》。

    “三日前,陛下命太师府协理春闱出题。”他指尖点在图上一处溃堤标记,“策论题‘治河如治国’,是臣拟的。”

    我凝视着舆图上那道溃口,记起三年前洛水决堤,浮尸塞川的惨状历历在目。

    “好一个‘治河如治国’。”我抬眸冷笑,“这是要学子们论‘堵’还是论‘疏’?”

    他指尖在舆图上轻轻划过,沿着洛水支流的脉络一路向下,最终停在一处标注为“淤积”的位置:“堵与疏,不过表象。真正的症结在于人心。”

    他抬眸看我,目光如深潭般沉静,“殿下以为呢?”

    我起身,将《水经注》合上,淡淡道:“这策论题,本宫准了。”

    宋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