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晚 (第2/2页)
别人口中,比如去到了香港学习调色和美术,资助一些刚毕业的导演同学拍摄新片和报名影展。她隐去了自己参演的事,但那张直视镜头的肖像照开始像魅影一样在我眼前晃动,然后飘落到身边人头上,轻轻柔柔地渗进去。钟虞变得更消瘦了,照片里可以看见白皙锁骨下隐约的肋骨轮廓,我突然想象一具修长的骷髅骨架藏在风衣下,撑起这具身体。 她还提到一些我不知道的事——用她的话说,是那些不必在聊天里提及的琐事,比如和在一起很久的女友分手了。我说是吗,很可惜,你们很般配。她说是的,但人总是会变。 她说回到上海后十分厌倦在香港学到的东西,那些在颓靡的文艺圈里盛行的生活作风,然后斩钉截铁地分了手。“她过于乐观,想要一成不变,在这个年纪,过于幼稚了。” 她细数了一些俩人间的罅隙,在现在的我看来,并不是什么紧要的事,或许在她看来也如此,所以讲着讲着突然笑了,说算了。我更加确信,这番不着调的分手理由,只是为了引出人过了某个年纪一定会变这个说法,然后把话头引到我身上。 钟虞问:“那么你呢?” 我吗? 我消沉了几年,后来去了德国。找了一所并不知名的社区学校,重新开始……总之就是很无聊的事,读书,求职。钟虞点点头,认可了消沉几年这个说法,说很正常,那几年不好过,很高兴看到我走出来。然后她问道,你和女友怎么样? 我回答很好时,牙齿不小心咬了舌尖,钟虞似乎对我的窘态很感兴趣,并不满意这个回答,“我是说,怎样认识的?”无需转过头,我就能从这番语气中猜到她此刻的样子,她说得对,人的确很容易变,但有些东西是恒定的。譬如她一定要很坏心地让我承认,你就是变成了一个很无趣的乖孩子,忘掉了从前那些不会陷入爱情的幼稚喊话,和一个正派、得体、优秀的人在一起,随地散发甜腻气息。 我说,我在快毕业时去了学校的职业展览会,在那里认识了纪芃。起初,只是约她喝咖啡,了解些工作相关问题,没想到后来在调职到英国后又遇见了,才慢慢熟悉起来……“最后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。”钟虞总结,我耸耸肩,没有反对。 真好,她这句感叹相当真挚。 我垂下眼,想象纪芃听完这番会作何反应。钟虞的确变了,我开始确信她此刻的分享和赞赏没有半句假话。一路上说出口和没说出口的,我知道和不知道的,都和我预想的差不多,她还是那个人,只是选了更轻盈的生活。 我想,我呢,我还是习惯在钟虞面前讲半真半假的话,没有说我和纪芃确是在英国重逢,但是在一场约调中,也没说消沉的几年里,我每天都会想她。 更没说就在半年多前,我才梦见过她。 这些并不重要,在我们最亲密的几年内没说出口的话,现在更不必公开。我越来越少想起这个名字,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纪芃占据,我逐渐拥有一些恒定、安稳的东西,我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不愉快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