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玉录_078 三顾终破冰心锁 墨痕社重立新主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本站新(短)域名:xiguashuwu.com

   078 三顾终破冰心锁 墨痕社重立新主 (第3/4页)

看向她,目光清澈而坚定,将选择权完全地、尊重地交还给她:“自然,若你觉此刻确无力承担,我必尊重你意,绝不会强求。只望你…无论如何,莫要轻易放弃书写,那是你的一部分,不应为任何外因而湮灭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语,像一双沉稳而温暖的手,轻轻托住了她不断下坠的心,不仅理解她的痛苦,更试图为她指出一条在困境中保全内在自我的微光之路。

    吴灼望着他,泪水依旧,心中那片冰封的混乱与孤寂,却仿佛被这温和而有力、且充满了知音般珍惜的理解悄然融化了一丝缝隙。她重重地点了点头,哽咽道:“…谢谢先生…我…我需要些时间…想想…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沈墨舟温和应道,目光在她泪痕未干的脸上停留了一瞬,那眼神深处藏着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愫——有怜惜,有担忧,还有一丝被完美掩饰的、属于他个人的、深藏的黯然,“无论多久。”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自那日小花园倾泪一诉后,吴灼心中的重压并未减轻,却因沈墨舟的理解而稍得喘息。然墨痕社社长之位依旧空悬,如同一桩未了的心事,萦绕在两人之间。沈墨舟深知此事急不得,却也不愿见她才华就此埋没,决心再做最后一次尝试。

    这已是第三次相劝。

    此日课后,沈墨舟直接请人带话,邀她至墨痕社平日活动的教室一叙。此地意义非凡,墙上张贴着过往活动的照片,书架上堆放着社刊文稿,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往日社员们热烈讨论的气息。

    吴灼推门而入时,见沈墨舟正负手立于窗前,望着窗外渐吐新绿的垂柳。夕阳余晖透过窗棂,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暖色,却也让这间空荡的教室更显寂静。

    “先生。”

    沈墨舟转过身,目光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郑重。他没有寒暄,直指核心:“灼灼,这是我第三次,也是最后一次问你。”他声音平稳,却字字清晰,“墨痕社社长之职,关乎一社之气运,亦关乎你自身。前番你言家中牵绊,心力交瘁,我皆明白,亦不勉强。”

    他缓步走近,目光扫过墙上那张苏静文带领社员们郊游论诗的旧照,语气沉凝而富有深意:“然,你可曾想过,‘存在’先于本质?人并非生来就为何物,而是在选择与承担中,才真正定义了自己。困于身份、家世、他人期望之囹圄,并非真正的‘自为’,而是将自身置于‘自在’之物的境地,任由外界涂抹。”   他的话语带着哲思的穿透力,“这墨痕社,这社长之责,或许正是你跳出那被定义的角色,为自己选择、并由此塑造‘你是谁’的一个契机。于此间,你可寄情翰墨,可结交同道,可暂避外界烦扰,更可…主动创造你自身之价值,而非被动依附于任何他人或家族之名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语,不再是单纯的鼓励或惋惜,而是带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洞察与引导,直指她内心最深处的存在性焦虑与对自由的渴望——对定义自我而非被定义的追求。

    “我知你疲累,知你欲躲藏。”他看着她微微动容的眼眸,声音愈发恳切,“但躲藏并非长久之计,那或许只是一种‘沉沦’,是对本真自我的逃避。有时,承担一份恰当的、属于自己志趣的责任,反是朝向‘本真’的一种‘决断’。它让你有事可做,有路可走,有同道可依,让你在行动中确证自身的存在与力量,   不至于在孤寂与虚无中沉沦。”

    他最后道,目光深邃地望着她:“社长之位,并非枷锁,我愿视其为…予你的一处‘桃源’,一方你可自主耕耘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重新发现和塑造自我的精神家园。你若仍觉不可,我绝不再提。但若你心中尚存一丝不甘,一丝对文字、对同道、对成为‘自己’而非他人影子的热忱,便请…再思之,重思之。”

    这番话,如重锤,又似钥匙,敲击并试图开启吴灼紧闭的心门。她环视这间熟悉的教室,目光掠过书架上那些熟悉的文集,墙上那些洋溢着青春热情与自主光芒的笑脸……这里,确实曾是她短暂逃离家族阴影、摸索自我的一方净土。沈墨舟的话,以其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和精准的共情,剥开了她用以自我保护的重重借口,露出了内里那份对失去这片可能定义“我是谁”的阵地的不舍与不甘,以及对“本真”生活的深切渴望。

    她久久沉默,垂着眼睑,内心波涛汹涌。逃避固然轻松,却也意味着放弃塑造自我的可能。而承担,固然艰难,却或许真如他所言,是通向更真实存在的一条路径?

    终于,她缓缓抬起头,眼中多了一份被深刻理解后的释然与破釜沉舟般的决然。她望向沈墨舟,两人目光交汇处,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透彻与共鸣在静静流淌。她看懂了他目光深处的期许与鼓励,那并非仅仅对一个社长的期许,更是对一个挣扎灵魂能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