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九章:致命说客 (第2/2页)
r> 叶夫人看着女儿的面容,嘴唇嗫嚅了几下,未语泪先流。 然后,她慌忙用帕子擦了擦眼角,声音带着惶恐:“灰儿。” “我听说青哥被京兆尹的人抓走了?” 她声音发颤,“这…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?他可是老爷的长子,这要是下了大狱,往后老爷可怎么见人啊?你父亲和主母那边……” 骊灰静静听着,心中已了然。 她回答:“他应是当街行凶,将人打成重伤,苦主告到了京兆尹衙门。人证物证确凿,裴大人依法拿人,并无不妥。” “可他是你哥哥啊。” 叶夫人急切起来,泪水又涌了出来,“就算他有什么不对,咱们自家关起门来怎么教训都行,何至于闹到公堂上去?那京兆尹裴镇听说是个铁面无私的,青哥落在他手里还能有好果子吃吗?” 她越说越急,几乎是哀求出声:“灰儿,娘知道你现在不同往日了,你位高权重,你就不能跟那位裴大人说句话吗?好歹看在是你哥哥的份上,让他从轻发落,至少别让青哥儿受苦,京兆尹想必也会给你这个面子的,对不对?” 这番话,明显是要她徇私枉法。 骊灰看到了母亲身上无形的压力。 她不是在为骊青求情的,她甚至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。 她只是被嫡夫人施加了压力,被迫来向自己的女儿求情。 骊灰看着母亲卑微模样,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,闷得发慌。 若按她平日处置公务的脾气,对于这等徇私枉法的请求,早已冷声斥回。 但此刻开口哀求的是她生母。 一生怯懦、身不由己的女人。 她压下心头翻涌,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温和些:“娘,您先别哭了。此事我已知晓。” 她顿了顿,选择了一种能让母亲安心回去交差的说辞,“您回去后,就转告周夫人,我已经知道了。若她对京兆尹的处置有什么不满,让她直接来丞相府找我理论,不必再为难您。” 叶夫人闻言,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。 虽然女儿没有明确答应,但总算有了个交代。 她泪水稍止,但仍是不安地看着她。 骊灰心下微叹,知她回府后处境依旧艰难,便柔声道:“时辰不早了,娘难得来一趟,用了晚饭再回去吧。” 她吩咐立刻侍女去准备几样母亲爱吃的菜肴。 然而,饭菜刚摆上桌,尚未动筷,丞相府门外便传来了动静。将军府的管家亲自带着四名健仆赶着车来了,态度看似恭敬,语气却强硬:“奉周夫人之命,来接叶夫人回府。府中有规矩,女眷不得在外滞留至天黑,恐伤及家门风气,还请丞相行个方便。” 这哪里是来接人,分明是嫡母周氏掐着时间点来施压示威,提醒她们母女二人,无论女儿官居何位,她生母的命运依旧攥在将军府的手中。 骊灰握着筷子的指节微微发白。 她若此刻强行留下母亲,自己固然能挡住,但母亲回去后必将磋磨。 她不能因一时意气,让母亲的日子雪上加霜。 她深吸一口气,压下怒火:“知道了。” 她转而看向母亲,温言道,“娘,您先用些饭菜,我让人准备些礼物,你带回去给爹。” 随即,她吩咐管家:“去库房,挑及支上好的百年山参,再备几匹蜀锦,孝敬父亲大人。 叶夫人食不知味地匆匆扒了几口饭,便在将军府来人“恭敬”的等候下,带着礼物离开了。 送走母亲,看着那远去的马车,骊灰独自站在渐沉的暮色里。 她忽然改了主意,转身回到书房,对随时候命的管家道:“即刻修书一封,送往京兆尹府。就说本相有要事相商,请他务必拨冗,连夜过府一叙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