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36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“咦!是了,我记得烟波楼皆是用青玉白檀木所筑,墨落浓酣圆润,香遗而不散,风雨不蚀,经年不朽,能传世千百年。”    “青玉白檀木!”    包括白麓书院一众人等,都是吃了一惊。    纷纷环顾。    果然发现这楼上一根根圆柱,一面面墙壁,都是一种暗沉油亮的木质,隐隐泛出一丝丝如玉般的青、白二色丝纹。    极为不凡。    识货的都惊呼起来。    正如那人所说,这青玉白檀木可是珍贵之极。    而且一方难求,价值百金。    这偌大的烟波楼若全都用这等珍木所筑,那简直就是一座黄金所筑的楼阁啊!    难怪时常听闻,文人名士多爱到这烟波楼来,而且极为热衷在这楼上题字落墨。    不过,若非真正的名士贤人,也是没有资格在这烟波楼上落墨的。    徐文卿听在耳中,也是十分动心。    “那徐某便献丑了。”    效仿前贤,留墨遗香。    徐文卿也是心中激荡。    大袖一挥,执笔在手,稍露疏狂。    走到一根几乎与人同粗的圆柱前,挥毫落墨。    铁划银勾,行云流水。    边上围观人群不断有人逐字逐句地念出。    “船女离歌暮江头……”    “残阳映水水自流……”    “好!”    “好诗!好字!好文采!”    这烟波楼依临怀水,三面环江。    一眼望去,碧波千顷,接天连日。    时近黄昏,橙红的大日像是浮在江面上,洒下一片金红,随波荡漾。    就像落日洒出万道金线,带着江水摇曳。    渔船客舟,千帆竞渡。    在徐文卿诗中,短短句便道尽其中意境。    这绝美之景,被他大笔一挥,更便平添了一丝离愁,如丝如絮,缠绕人心。    “欲下麓堂登天阙,青山万里一孤舟。”    “好!”    众人沉浸在那种凄美离愁中,突见徐文卿笔锋一转。    却又在离愁中,化出满腔豪情壮志。    麓堂便是白麓书院,正预示着李东阳此去平步青云,登临天阙,一展胸中抱负。    连朱元皓等人也不禁露出欣喜,满脸欣慰之色。    作为诗中主角的李东阳,手抚长髯,皓首轻颔。    显然也十分赞赏。    只有燕小五撇着嘴,小声嘀咕:“有什么了不起的。”    “哎哟!”    “笔落生辉!”    忽然有人高声惊呼。    原来是徐文卿最后一笔落下,那青玉白檀柱上的墨字,竟然浮现出淡淡的光辉。    “笔落生辉,儒门九品,君子立行之兆!”    “哎呀!了不得啊!这位徐公子不过双十之年吧?竟然已经是君子立行之境!”    “不愧是白麓书院!”    众人惊叹,朱元皓也惊喜地站了起来。    他这个弟子此前不过在入品破卷之中徘徊,怎的突然一步登临九品了?    徐文卿执笔而立,看着柱上熠熠生辉的墨迹,也不禁生起满腔意气。    他知道,自己这一次跨越式的突破,有很大原因受那巡妖卫一番道理所激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